隨著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相關的話題進一步引起大家關注。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亮相人民大會堂北門的“部長通道”,他表示,要積極推動非藥物療法,讓中國的老百姓享受優質、便捷的中醫藥健康服務。
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亮相“部長通道”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
何為中醫管理局局長所說的非藥物療法?
解釋參考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章《關于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若干意見》
中醫非藥物療法研究包含:治未病、養生、藏象、經絡俞穴、氣血津液、病因病機、診法與辨證論治、治則治法等理論研究、中藥藥性、方劑配伍和方藥作用機理研究、針灸、情治療法等。
開幕結束后的訪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中準確提出養生保健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非藥物療法的重要性和指導意義。
為什么要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
精選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章《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參加新華網訪談》
一、中醫藥的發展是我們這一代人所應該肩負的重要責任,因為中國醫藥包括各民族的醫學。我國民族在幾千年的生產、生活以及和疾病不斷抗爭發展起來的醫學。至今,中醫藥依然維護人民的健康發展積極的作用。
二、《皇帝內經》講“上醫醫未病 ”所謂上醫就是不讓人得病,中醫的文化與養生技術,方法應該滿足群眾健康的需求。
三、中醫藥是產生于我國五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里面包含我國一直保留著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也蘊含在里面。非藥物治療、內病外治以及治未病都是與中華文化息息相關的。
四、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提出,要以治病為目的,從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活、社會、環境、心理相結合的模式。因為產生疾病不僅僅是生物原因,還包含多方面的原因。
中醫文化是五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我們理應肩負歷史的使命與國家發展同步,讓中醫文化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讓海內外中華兒女為此自豪。
同時讓中國中醫文化為世界衛生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真正的實現健康中國夢,健康世界夢。